说实话,下面这个故事虽然记载在《新唐书》中,但凭我的直觉来看,它大概率是三分真实,七分夸张。毕竟情节实在太离奇了,几乎像传奇小说。
故事的主角叫裴伷先,那时候他还“未冠”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未成年。《太平广记》里提到,他那会儿只有11岁。尽管年纪尚小,裴伷先已经身居官职,担任太仆丞,官阶是六品。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,但在唐朝,这种事情很常见,叫“荫封”,就是凭祖辈功绩直接封官。河东裴氏作为当时的名门望族,裴伷先能这么轻松“躺赚”一个官职,完全没啥稀奇。
裴伷先还有个非常牛掰的伯父,裴炎,官至宰相,还是唐高宗临终前亲自指定的辅政大臣。有这么个威风的宰相伯父,裴伷先前途似乎无限光明,但没想到这位伯父最终却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。
嗣圣元年,裴炎因卷入徐敬业的叛乱事件被冤杀,全家族子弟遭到流放岭南,其中也包括年幼的裴伷先。临行之前,裴伷先写信请求能够与武则天“话别”,竟然得到了允许。虽然这事听着有点诡异,但也不算完全离谱,因为武则天当时曾下过一道旨意:任何人都可以密封奏事,甚至平民也能得到她的接见。不过这里有个时间上的矛盾,“铜匮投书告密”制度是垂拱二年设立的,裴炎死时是嗣圣元年,两者相差两年,搞不清裴伷先到底是怎么上达天庭的。
展开剩余84%不管怎么说,武则天确实召见了这个小不点儿,开口第一句就是下马威:“你伯父犯了死罪,朕才留了你一条性命,你还有什么好说的?”裴伷先虽然年幼,却脾气火爆,毫不客气地回击:“您是李唐的媳妇,肩负着先帝遗愿,虽坐于幕后,却应将政权交还大臣,怎能大封诸武、排斥宗室?裴炎是大忠臣,您残害他子孙,天下皆怨。请您赶快将皇权还给李家,罢黜诸武,否则天下豪杰必趁势而起,届时您定后悔莫及!”
哇,这架势哪里像是臣子对皇太后,分明就是老爸训儿子!武则天听了大怒,忘记了“祖国的花朵要爱护”,当即下令将小裴伷先打百杖。可没想到打到第十杖时,这个稚嫩的孩子“嘎”地昏过去了。更神奇的是,当打到第98杖时,他居然又醒了,仿佛刚才不过是嫌刑吏动作慢,闭目养神罢了。
挨完这顿毒打后,裴伷先浑身是伤,站都站不稳,躺下也很困难。流放路上,他的伤口感染,满身溃烂。家人不敢久留,只得让他躺在驴车上缓缓前行,生死全凭天意。令人意外的是,他居然坚强地活到了广西瀼州,恢复得还算精神。
在流放地,裴伷先逐渐长大,改称裴小伙,并娶了卢家女儿为妻,育有一子,取名裴愿。卢氏出自范阳,也是隋唐名门世族,因家族罪名同被流放,两家人同病相怜,算是抱团取暖。遗憾的是,卢氏命薄,没几年便去世。
裴小伙忍受不了孤独,一时冲动竟带着儿子逃回了洛阳。你说这操作多大胆,天下那么大他偏偏往虎口钻,完全就是老鼠逗猫的心态。果不其然,他没躲过被发现,再度遭受一百杖毒打。估计经验丰富了,这次他还是没死。
这之后,裴伷先第二次被流放,从南方远地转移到同样遥远的西域。他决定换条活法,虽然不清楚是从哪里学来的本事,居然投身商界。短短五年,他便积累了数千万财富。让我惊讶的是,裴伷先没有修建豪华府邸,也没雇女秘书,而是花大钱纳官结土著豪族。
西域胡人部落众多,某部落首领一眼就看中裴伷先:大汗有个绝色独女,愿嫁给你……于是,可汗的女儿带着丰厚嫁妆,驾马车前来。传言可汗极慷慨,嫁妆堆积如山,金银珠宝车如流水,牛羊以“山谷”为单位计数。
裴伷先很会花钱,这些财富用来养活数千门客。这些门客绝非装饰品,而是分布在洛阳到西域的各条道路上,专门搜集情报。你看,古人早就懂得信息战的重要,我给你说了这么多,咋没人给我打赏呢?
他的情报网效率惊人,朝廷中的机密八成能传到他耳朵里。某天,他突然听到一条消息,吓得魂飞魄散。
那时武则天已经称帝,有个叫李秦授的右补阙干了一件荒唐事。他向武则天上奏,说听说有谶言说“代武者刘”,他知道这个“刘”是谁。回想当年“唐三代后武氏代天下”的谶言正中靶心,如今又冒出“代武者刘”,让武则天大为紧张。
武则天召见李秦授:“如今天下哪有大刘姓豪族?我真想不出是谁。”李秦授说:“‘刘’其实是‘流’的意思,指的是被流放的人。陛下这几年流放了上万罪人,他们若联合,必将掀起滔天洪流。”
武则天恍然大悟:“你的名字叫‘秦授’,一定是上天派你来教导我。”于是任命他为考功员外郎,专门负责安抚被流放罪臣,还顺带给他安排了十个丫头。
李秦授心领神会,派出十队人马大扫除。裴伷先收到消息后怒不可遏:“我明明姓裴,怎么无辜被打上‘刘’的标签?这世道怎么回事!”没办法,决定逃跑。
他连夜装了八十多个麻袋金银珠宝,带着妻子和三百多随从出逃。天亮时,大扫除队发现“垃圾”跑了,立刻下令追击。裴伷先本来时间充裕,偏偏那夜大雾弥漫,整整转了一夜才走了三十多里,被追兵很快追上。
双方激烈交火,裴伷先虽有岳父派来的五百援军,却没能逃脱厄运。八百人全数战死,裴伷先夫妇被俘。
官府挖了个大坑,将夫妻俩关进去。别担心,这不是活埋,而是临时牢房,因为监狱已爆满。当天,裴伷先名字被上报朝廷,等待指示,其他罪犯也被陆续押赴。
裴伷先如同待宰羔羊,看着那些“刘们”一个个被杀,心如死灰。然而几天后,官府态度大变,竟然通知他获释,可以回洛阳自由生活。
原来,李秦授大肆屠杀流放者的消息传出后,朝廷震动,武则天感受压力。眼看“刘们”杀得差不多了,便装好人说道:“真不像话,我派使者去安抚,结果他们传话反了,现下赦免所有被流放者及其家属。”
就这样,裴伷先奇迹般第三次死里逃生,堂而皇之回到洛阳。
几年后,唐中宗李显复位,裴炎得以平反,裴伷先也被重新启用,任太子詹事丞。此后数次升迁,历任秦州都督、幽州刺史、执金吾、御史大夫等职。
到了唐玄宗时期,裴伷先又“作死”,因罪被判死刑。本以为这次必死无疑,幸好宰相张说替他求情,最终只被免职。
不久,裴伷先再度被重用,先后任范阳节度使、太原刺史、京兆尹、工部尚书,累计担任三品高官长达四十年,最终86岁高龄寿终正寝。
对裴伷先的这番传奇经历,我个人觉得实在太不可思议,漏洞重重。估计欧阳修等人在编纂《新唐书》时,闲得无聊,把《太平广记》的故事修修补补,硬生生凑成了正史。
你觉得呢?这种故事你信吗?
发布于:天津市恒瑞行配资-恒瑞行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首选-按月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